🌟 你开始自主呼吸,也已经喝下第一顿母乳之后,便可将这些积攒良

久的杂质排出体外。你第一次排泄的产物之所以被称为“胎粪”,

是因为它是你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粪便。胎粪夹杂着你的毛发、黏

液,还有其他一些从你身上脱落下来的死细胞,由于其中还夹杂了

一些胆汁,通常会呈现黑绿色。

你的父亲、母亲,还有医生,就是从颜色、状态、黏稠度等方面,

对你的胎粪进行了评测,进而判定你的身体是否健康。

实际上,你也许还不知道,胎粪排泄异常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在还没离开母体时,就

将胎粪排泄在羊水中。羊水会因此变得异常浑浊。这样的话,当你

出生之时,呼吸的本能很容易让你呛下这些混有胎粪的羊水。于

是,这些杂质便会通过气管一直蔓延到肺部。此时,你就可能陷入

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困境。胎粪吸入综合征是一种很棘手的疾病,如

果出生之后不及时清理胎粪,这些杂质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呼吸窘

迫。事实上,吸入胎粪也是造成新生儿夭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好,你顺利地度过了这一关,忍到出生之后,才将胎粪排出体

外。不过,胎粪的状态依然很值得关注。如你所知,胎粪的正常颜

色应该是黑绿色,这同样是你健康与否的风向标。

在你还没有学会自主呼吸以前,你的氧气都是通过脐带由母体输送

给你的,此时你体内的血红蛋白就已经在辛勤劳作,为你的发育提

供氧气。至于那些退役的血红蛋白,在经过代谢之后,便会在胆囊

中形成胆红素。胆红素又会进一步发生氧化成为胆绿素。

这是婴儿特有的代谢途径,健康的成年人并不会这样。因此胎粪的

颜色判断标准也只是对刚刚出生的婴儿有效。胆绿素是最终产物,

夹杂在那些黑色的杂质中,就将胎粪染成了黑绿色。但实际上,因

为胆红素并不会完全氧化,也会存在于胎粪之中,影响实际的颜

色。

如果粪便全黑或发红,那往往说明,新生儿的身体状况不佳,肠道

有可能出血了。

当然,胎粪颜色的辨别只是很初级的判断依据。若是胎粪发生了异

常,还需要进一步化验,才能找到具体的问题。不过,负责你的医

师很有经验,笃定你的健康状况无忧,只是为了万无一失,还要再

观察一下你的尿液。

3. 伴你一生的健康指标

尿液与粪便是你最常见的排泄物,但它们的产生过程及它们对你的

意义,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你将这些尿液排出之前,它们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未排出体外

的尿液可以用一个更专业的词汇来表述——体液。

人是“水做的动物”,因为在人体中,水的占比超过一半。不过,

这与年龄还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生长发育,身体中的各种组织越来

越多,含水量也会相应地变得更低。此时你作为新生儿,身体中80%

的重量都是水;在你成年之后,身体中的水就不到三分之二了;而

当你老去之时,水在你身体中比例大概只占55%。

身体中的这些水,便是你的体液了。储存在细胞内的体液,被称为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是很多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而在细胞之外的

体液被称为细胞外液,它们同样也很重要。在你呼吸的时候,你已

经感受到血液对于氧气的重要性了,血液中的血浆就是一种细胞外

液。

如果说,你的身体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城市,那么细胞就是城市中的

住宅、商店与工厂,是城市里的组成单元。这些单元各司其职,为

你这座“城市”提供各种资源。每一个单元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

和其他单元之间有着物质上的联系。不仅如此,就连你这整座“城

市”也不是孤立的,需要不断地和外界产生联系,吸入氧气并排出

二氧化碳,还需要吃下各种食物进行消化,排泄出你不要的部分。

这些联系,有赖于各种细胞外液才能完成。

对于化学反应而言,液体作为介质,有着很独特的优势。任何物质

发生反应,都需要分子层面上进行接触才可以。固体物质没有流动

性,分子与分子的接触不是太容易,而液体则不然,物质可以在水

中徜徉,找到自己理想的反应对象。相比于气体,液体的密度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体积中,液体中所含的物质更多,它们的距

离就会更短。所以,液体中发生反应的效率比在气体中要高得多。

这也就不难理解,你的细胞内部充满了液体,细胞之间同样也是由

液体沟通。

进一步说,生命最先从液体中形成。正因为此,研究地球外生命的

学者们,每当发现遥远的星球上可能流淌着液体,都会为之兴奋。

不过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这液体就必须是水呢?

的确,从目前已有的证据来看,水或许不是能够演化出生命的唯一

介质,但它一定是最适合的一种。

液体是宇宙中的珍稀品,它远没有地球上看起来那样常见。

物质最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与气态,液态居于其中。所

以,当条件发生改变时,液态的物质就将不复存在。比如水,在一

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会在100℃以上的时候变为气态的蒸汽,在

0℃以下的时候转变为固态的冰。所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条件下,

水只有在0~100℃才能保持液态。

事实上,这个区间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物质。有些物质我们甚至看

不到它在通常条件下的液体状态。比如:二氧化碳在-78℃以下的时

候,呈现固态,被称为干冰;一旦环境温度到了-78℃以上,它就直

接变成了气体。要想让二氧化碳也呈现出类似于水的液体状态,除

非是在很高的压强之下,比如深海之中的确会出现流动的二氧化碳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所以,要想让某个星球上出现液体,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可以做到温

度以及压强的变化恰好在能让某种常见物质保持液态的范围之内。

地球很凑巧,地表环境勉强满足水的液态区间。

之所以说勉强,是因为在地球上,还有不少水以冰的形式存在。在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青藏高原,它们形成冰川,不能自由地流

淌。冰川的总量如此之大,甚至达到了地球淡水总量的70%以上。如

果这些冰川全部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会上升大约70m。

实际上,你所处的这个时代,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算不得多寒

冷。对于“冰河时代”,你不必认为这只是一个提供荧幕灵感的科

幻词汇,它事实上早已光顾过地球多次。

就在距今一万年前,上一次“冰河时代”才宣告结束,上一次“冰

河时代”被称之为“白玉冰期”,而起始于七万年前。很多生物未

能挺过这一次全球大降温,成了摆在博物馆与实验室里的遗骸,其

中包括著名的猛犸象。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都可能有诸多原因,但

是众多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必然与严寒的气候之间有着非常

直接的关系。

在最近的这一次“冰河时代”,大量的水被冻成冰川覆盖在陆地

上,海平面比如今低了一百多米,其中三分之一的水面也已停止流

动。地球只是冰封了一小半,生物圈却已经遭遇了一场巨大的灾

难。若是地球彻底封冻,人类的繁衍恐怕也已被中断。实际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