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摄入了太多果糖。
如果人体经常摄入一些精制的含糖(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胰岛素
的分泌就将经常处于类似的不稳定状态。为了防止胰岛素捅娄子,
身体只能采取被动的防御措施,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不再
急剧下降,这便是胰岛素抵抗的由来。某种程度上说,这是身体的
自我保护机制,只是这样一来,当血糖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时,要想
将其控制下来,就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完成任务了。
显然,如果生活习惯得不到改变,胰岛素抵抗便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有一天,身体再也不能分泌出足够多的胰岛素,高升的血糖迟
迟难以被吸收代谢,2型糖尿病便正式形成了。
除了饮食以外,还有很多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胰岛素抵抗,但是研究
并不透彻。不管怎么说,改变饮食是第一步。你暗暗地说,从今天
开始,拒绝高碳水,拥抱高蛋白!
慢着,你的丈夫似乎有话要说。
3. 痛风的痛
和很多中年男士一样,你的丈夫在进入中年之后,也更加注重生活
品质。他开始跟老丈人一同饮茶,偶尔也会学着那些满口养生经的
朋友,在茶杯里放上几颗枸杞;他开始早睡早起,吃过晚饭后总要
去健身房里出上一身汗;为了增加更多的肌肉,他还在食谱中增加
了大量高蛋白食物,尽管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并不完全支持他这么
做。
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像很多男性一样,你丈夫的脚踝遭遇了前所未
有的剧痛,他立刻明白这是一种被称为“痛风”的疾病。
很多时候,痛风和2型糖尿病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发作,因为它们都是
代谢系统发生了故障。但是痛风并没有被视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它
有自己独立的病因,也就是血液中尿酸浓度异常偏高。和糖尿病一
样,血液中尿酸的变化也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尿酸在血液中不易溶解,若是浓度很高,很容易就会析出细小的尿
酸结晶来。这些结晶,或许会在肾脏或尿道形成,最后长成肾结石
或尿结石。更普遍的情况是,尿酸结晶出现在关节处,导致骨骼之
间的相互运动被严重阻碍,有时候还伴有炎症。于是,痛风就此发
作,发作的部位几乎不能动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甚至每走出一
步都是巨大的煎熬。
这还只是外在表现,实际上血液高尿酸的风险并不限于此,诸如冠
心病、心力衰竭之类的疾病似乎也和高尿酸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追本溯源,人体内尿酸水平的提升,实则是生物演化的结果。它源
于远古的一次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使在人体内将尿酸氧化的尿酸氧
化酶无法分泌,肝脏也就不再能够顺利地将尿酸降解成尿囊素,将
其排出体外。这似乎是一次失败的突变,毕竟自然界中的鸟类与爬
行动物,还有除了人类与大猩猩以外的哺乳动物,都没有在演化进
程中丧失降低尿酸的技能。
然而,一些研究也认为,在人类食物短缺的时期,血液中尿酸水平
的提升也带来不少优势。你一定还记得,咖啡因会刺激你的神经系
统,让你的思维与身体反应更加敏捷,更好地应对环境中的挑战。
尿酸的结构与咖啡因有些相似,因此血液中较高浓度的尿酸,对于
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来说,会更有利于狩猎行为。另一方面,尿酸
有助于保护维生素C,甚至还带有一点抗氧化的功能,这也是一项不
能被忽视的功能。你知道,维生素C的缺乏曾让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
们饱受坏血病的威胁,而这同样也是长距离狩猎需要克服的困难,
高尿酸恰好可以降低维生素C缺乏带来的风险。
只可惜,到了如今这个年代,高尿酸的这些优势并不显著,反倒成
了一种代谢负担。
尿酸的前体物质是嘌呤。嘌呤的出现不仅和饮食有关,更离不开身
体中核酸的降解。作为遗传物质,核酸用两种嘧啶与两种嘌呤编写
了密码,填在每一个细胞之中。由于细胞总在不断地完成新老替
代,那些卸任的核酸也只得卷起铺盖,转变为一些小分子随着尿液
排出。在此过程中,嘌呤便会转化成尿酸。因为人体不能将尿酸进
一步氧化,所以尿酸便是嘌呤代谢后最终的形态。
在成年人体内,通常会保有大约1200mg的尿酸,每天都会经尿液和
汗液排出其中的大约六成。这也就意味着,每天从食物获取以及核
酸分解所产生的新鲜尿酸差不多也有同样的数量(大约700mg),才
能保持体内尿酸均衡。对于那些尿酸偏高的人群来说,这个平衡已
被打破,要么是排出尿酸的速度偏慢,要么是产生的尿酸过多。就
这样,尿酸不断累积,直至体内保有的尿酸达到新的平衡点。
出乎意料的是,作为体内尿酸的两个主要来源,食物的占比远远不
及核酸分解,两者大致呈现2∶8的比例。也就是说,尿酸高不高,
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代谢。
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食习惯的调整对调节尿酸水平不重要。身体中之
所以会产生更多的尿酸,与体质肥胖直接相关。良好而规律的饮食
习惯对于肥胖的控制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与胰岛素抵抗相仿,
短时间食用超出肝脏与肾脏的处理能力的高嘌呤食物,会使尿酸在
血液中堆积。此时身体对于高尿酸水平的敏感性下降,代谢嘌呤的
能力反而会减弱。
而你的丈夫近年来酷爱健身,剧烈运动也会引起血液中尿酸水平的
上升,同时还会抑制尿酸从体内排出。与此同时,他所补充的高蛋
白食物,都是些牛肉、海鲜和豆腐之类的食物,这些同时也是高嘌
呤食物,并且蛋白质中的一些氨基酸也会代谢出尿酸。种种原因,
让他最终体验了痛风的滋味。实际上,对于痛风,男性患病率通常
可以达到女性的三四倍。你的丈夫理应对痛风更加重视,避免遭受
更大的痛楚。
在此之后,他下调了锻炼的强度,还把增肌的高蛋白食物换成了鸡
蛋,降低了高尿酸风险。然而对于鸡蛋,你却是非常抗拒,其中富
含的胆固醇,似乎又是什么洪水猛兽。
4. 并不那么可怕的胆固醇
受制于传统观点,很多人都把胆固醇视作是一些疾病的象征。特别
是冠心病、脑血栓、动脉硬化这类会让人猝死的疾病,仿佛只要沾
上胆固醇,生命就快要了结一般。
所以,我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当你看到“胆固醇”这个字眼的时
候,千万别把它当成是一种毒药。实际上,胆固醇对你的身体而言
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想要延缓衰老,也离不开它的帮助。
最初发现胆固醇的来源是动物的胆石,因为它是一种固态的醇类物
质,便有了胆固醇的名称。从结构上说,它具有甾体结构,所以也
常被叫作胆甾醇。当然,更通俗的一种分类方式将胆固醇划定为脂
类,因为它和脂肪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胆固醇毕竟不
是脂肪,和此前我们说过的甘油三酯完全不同,顶多只能被称为类
脂。
胆固醇的这种甾体结构,实则是很多物质的骨架。除了此前说到过
它可以作为甾体性激素的原材料,胆固醇还被用来合成肾上腺皮质
激素、维生素D 3 、胆汁酸等重要组分。而在细胞膜等一些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