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免疫系统加大“工作力度”所致,体温也会比平时高出一两
度。在这个时候,发烧的患者感受到的是一股寒意,时不时地开始
打寒战。发烧如何能够引起寒战,至今还没有定论,或许是因为体
温升高以后,大脑感知环境温度的“标准”也提升了,相比于平时
便更容易感到寒冷。
不管怎么说,通常在一阵寒战以后,你都会感到有股暖流从身体中
流过,让你对寒意的抵御能力似乎又多了几分。
然而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身体中并不会特地储存ATP,因此紧急消耗
ATP的方式虽然有效,却不能持久,身体依然只能按部就班地去消耗
葡萄糖之类的能量物质。与其说寒战是在赐予你热量,还不如说是
通过这种“一激灵”的形式,提示你身体失温的风险正在来临。此
时,包括心肺和大脑在内的身体核心区域,都还没有因为寒冷而受
到显著的影响。若只是打了一个寒战,你完全有能力和意识做出正
确的应对操作,比如披上外套或躲进避风港,让身体不再处于寒冷
的环境中。
可你要是只背着薄薄的睡袋就钻入了撒哈拉沙漠。寒夜来临之时,
就算是骨骼肌通过寒颤的方式进行报警,你也没有任何靠得住的外
援。此时,身体还会进一步自救,能够作为汗液排放的体液已经成
为累赘,频繁排尿便好似“短尾求生”的本能。水的比热容(注: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通常情况
下,水的比热容是4.2J/(℃·g),即每克水的温度上升1℃就要吸收
4.2J的热量)高过绝大多数物质,这就意味着,排泄出与体温相当
的尿液实则是巨大的热量损耗,但也好过继续提供热量去维持它们
的温度。退一步说,这依然是一种告警,没有丧失活动能力的肢体
还可以在此时展开自救。
如果还是找不到温暖的港湾,那么你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只好做出一
个艰难的决定——降低对肢体的血液循环,只保证核心区域的体温
正常。如果连最后这一点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这些核心区域的温
度也将下降,进入真正意义的失温状态。到了这个时候,失温的患
者已经无力自救,只能期待环境温度的变化,或是在他人的帮助下
脱困。
作为法医,你的丈夫在工作中也接触过一些因失温而丧生的遇难
者。令人有些奇怪的是,这些人被发现时,不仅没有蜷作一团,还
把身上的衣服给扯开了。“我们用的术语是,反常脱衣现象。”你
的丈夫解释道。
当失温愈发严重时,大脑也无力回天,只能缴械投降。于是,血液
循环系统重新启动,身体核心区域残存的一点温血,便会迅速贯通
到全身。此时冻僵的肢体顿时感到温暖,甚至还有些发热,就想把
衣服脱去。这一丝温度还让已经意识不清的大脑觉察出幸福的味
道,嘴角也下意识的上扬,这微笑便会定格下来,成为遇难者最后
的写照。这种反常现象,也让救护失温者的过程变得有些棘手。有
时候哪怕只是给患者喝一杯热水,就可能将其置于危险境地。
这一切凶险,背后的本质原因便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当你发烧的时
候,身体中各种生理化学反应会变得更快。当你身处低温环境时,
这些反应又会变得更慢,满足了生理过程的需要。你获取的能量少
了,可你丧失的能量却比往常更高,真可谓是雪上加霜。
在重温了有关失温的知识以后,你和丈夫又重新挑选了一款冬季睡
袋。不止如此,你们各自还配备了一张保温毯,毯子内部覆了一层
铝箔。铝箔能够反射红外线,所以你身体向外辐射的热量也会被保
温毯更好地收集起来。有此装备,你和丈夫的这趟撒哈拉之旅必将
万无一失。
5. 旅行札记
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和丈夫全然忘记了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更
没有工作事务的烦恼,有的只有沿途的欢乐。
但是长途旅行,也让你们体会到出门在外的各种不易,身体也在忍
受着煎熬。
出于几百万年狩猎生涯延续下来的本能,每个人至今都有一颗不安
分的心,总想着去探索世界,哪怕只是走走那些别人已经走过的
路。但是,在长期的定居生活以后,人体已经对野外生涯感到些许
的陌生,身体中的各种生化反应,已经不再是为了奔波的生活而量
身打造。
水土不服、坏血病、失温症,这些还都算不上真正极端的环境,但
身体中的化学物质与反应就已经很难适应各种变化。然而,月球表
面的极热极寒、太空的低压、深海的高压……这才是人类未来旅行
面临的真正考验。很遗憾,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不可能适应如此急
剧的环境变化,不得不依靠诸如益生菌、维生素C或者铝箔保温毯等
外援。
总之,“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并不是万能的”,这是你在旅行札记中
写下的一句话。
环游世界的旅程如此,那么人生的旅程又该如何?你不禁陷入了思
考。
第十七章
衰老:不可逆转的特征
1. 突如其来的衰老
不知不觉,你已经度过不惑之年,人生之路似乎不再充满荆棘与不
确定性。
但是生平第一次去口腔医院补牙,却让你感到有些沉重。
这是你人生中的第二副牙齿,也叫作恒牙。在你七八岁的时候,它
们就已经“服役”了。没想到陪伴你这么多年,它们竟提前退休
了。
不过,这件事怨不得它们,因为你对它们的照顾确实也不到位。
在你出生后不久,长牙这件任务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那是你
拥有的第一副牙齿,也被叫作乳牙。乳牙的生长恰恰是为了帮你吃
下更多类型的食物,不必那么依赖母乳。
乳牙仅仅陪伴你几年,就匆匆脱落,换上了恒牙。至今你还记得换
牙期的一些糗事:有一颗牙齿是夜里脱落的,怕是吃到了肚子里,
你还总担心它会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恒牙,顾名思义就是不会再发生变化的牙齿。如果保护得当,它的
确会伴你终生。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里,它需要应对各式各样的
食物,如冷的、热的、酸的、麻的。每一种食物都在对它的意志进
行考验,再坚固的牙齿也难免会遭到破坏。
作为骨骼的一部分,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羟磷灰石。可
是,牙齿至少比一般的骨骼还多出一份撕咬食物的职责。除了坚
固,牙齿还需要锋利、耐磨,这就超出羟磷灰石的能力了。好在羟
磷灰石还有个好兄弟——氟磷灰石。氟磷灰石只是把羟磷灰石中的
氢氧根离子换成了氟离子,硬度却有了质的飞跃。氟磷灰石附着在
牙齿的表面,就像那些陶瓷制品的釉质一样,故而也被称作牙釉
质,或者叫珐琅质。
牙釉质虽不厚实,却是你能够随意嗑瓜子的功臣。只不过牙釉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