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身体上的疼痛,都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可能源于身体的自

我保护机制。内啡肽的及时分泌可以让人避免长时间忍受肌肉酸痛

的不悦感,甚至会通过快感让人爱上这种体验。

你们的感情,在内啡肽的调和之下不断加深。你们的爱情趋于平淡

时,更需要内啡肽前来救场。而我要说的第三个场景,就是回到你

们最初认识的地方。

图书馆里依旧安静,你们经常约在这里读书,度过一年、两年、三

年。一晃你们都快毕业了。

此时,他就坐在你的对面,而你无心看书,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的

天空,渐渐陷入迷思。

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觉得有些烦躁。此时,内啡肽让

你逐渐平和。

科学界正在研究冥想和内啡肽分泌之间的关系。尽管冥想不像运动

那样必然会促使大脑分泌出内啡肽,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愈合心理创

伤的人来说,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体验。目前,流行的心理学正念

疗法便是以冥想为基础的。

此刻,你沉浸在忘我的精神世界里,呼吸逐渐加深而频率减慢,情

绪在经历了一段波动之后,也在朝着更积极的方向转变,感觉自己

的身体像是漂浮在半空中。这些离奇的感受,很可能来自于内啡肽

的作用,而它此刻对你的启示,就是珍惜此时的幸福生活。

5. 美好的未来

冥想过后,你对我提了个意见:“老马,既然你把我的爱情写得这

么俗套,那就不干脆俗到底吧。我想和他在一起。你就给我们安排

一个白头偕老的大结局好了。”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当然是恭敬不如从命。你的爱情故事尽管没

有太多悬念,却是在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血清素、苯乙胺和内

啡肽在内的数十种物质精诚配合之下实现的。如果把爱情之路比作

一段真实的旅程,那么每一种物质发生异常,都有可能在这段旅程

上摆上路障。这些路障,也许只是给甜蜜的二人世界里平添一点忧

愁,但也说不定会让爱情就此终结。人类毕竟不是预先设定好程序

的机械,总会闹情绪,也总会生病。哪怕只是一场春雨,都可能会

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爱情之路很难一帆风顺。

所以,你的恋情虽然很俗,却俗得让人羡慕不已。我答应你,它一

定会完美地谢幕。在此之前,这些化学物质还将忠实地为你保驾护

航。即便毕业后你们很快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各种挑战,也不会被拆

散。

第十三章

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检验

1. 平淡的工作职责

你的专业能力十分优秀。从警察学院毕业之后,你便顺利地走上了

工作岗位,成了一名光荣的刑警。

对此,你还是颇有微词,自己都已经学了那么多缉毒的本领,不去

为祖国效力,却要窝在派出所里等着破案。现在社区的治安这么

好,每天能接到的所谓“刑事大案”最多就是电动自行车被盗。偏

偏那几个穷凶极恶的贼头也已经得到了法律的审判。剩下那几个小

蟊贼,实在不是你的对手。

波澜不惊的工作实在有些过于平淡。短暂的热情过去以后,你对工

作有些懈怠。你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下班以后去找男朋友。他如

愿成为一名法医,和你也在同一座城市。听着你的抱怨,他似乎也

无能为力,毕竟他自己也难得遇上一件需要他出手的大案。

为此,你的领导同你语重心长地谈了一个下午。你终于明白,不管

是抓毒枭还是抓蟊贼,或者哪怕就是协调邻里矛盾,都是警察的职

责。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并无什么大小之分。更何况,以你现

在的实战经验,并不足以应对错综复杂的缉毒案件。

你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劝告,也和辖区内一件不大不小的案件有

关:一名醉汉发酒疯,打伤了好几个人。当天晚上,你第一次上了

夜班,与同事一起守着嫌疑人,等他醒酒后进行审问。在夜间执勤

的时候,你思考了很多。

2. 人为什么要喝酒

让你最不能理解的一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喝酒?以你为数不多的

几次饮酒经历来看,酒并不是一种好喝的饮料,又如何让众多的人

爱上它。

这不是因为你口味挑剔。无论什么酒,必然会含有酒精这种成分。

酒精的学名叫乙醇。进入口腔和食道时,酒精会刺激口腔中的细

胞,使口腔产生灼烧的疼痛感。因此不觉得酒好喝,这并不让人奇

怪。而且,一般来说,酒中的酒精含量越高,刺激作用越强,新手

喝的时候就会越排斥。反之,一些酒精度不高的酒,因为还具有果

香、花香,也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当你有机会走遍世界各地,你会发现,酒在任何一个成体系的文明

中,都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有的地方以本地区出产的优质葡萄酒、

啤酒或烈性酒为荣,有的地方却以禁酒为戒条。

至于你所生活的这个国度,酒文化更是绵延了三四千年。特别是崇

尚饮酒的商代,尊、爵等各类酒器更是代表了当时锻造青铜器的最

高技艺——从这些字的现代含义不难推断出酒在当时地位。当然,

正如你在历史书上学到的那样,那个时代的酒,也是统治者穷奢极

欲的体现,所以昏君常常会有建造“酒池肉林”的幻想。

不过,随着文人阶层的兴起,酒文化有了更多内涵。“李白斗酒诗

百篇”,更是让酒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实际上,对于“人为什么要喝酒”这个问题,你自己就能够回答,

因为你也曾有过不止一次想要喝酒的冲动。

有这么一次,在外出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你突然想到了要喝酒。

这并不是因为你贪酒,只是你的口腔在这时提了个醒。还记得味觉

系统是怎样构成的吗?味觉系统是味觉细胞上的多种蛋白质受体在

集体工作,通过神经系统告诉你食物的味道。但是,一旦这些受体

被食物覆盖,味觉系统的工作效率就大打折扣。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你先吃过水果糖,再去啃苹果,

会尝到一股酸味。这其实就是甜味受体暂时无法工作的结果。水果

糖的分子与甜味受体结合。在两者分离之前,甜味受体很难再感受

到其他分子的甜味,于是苹果的甜味便被忽略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喝点水,把味觉细胞上覆盖的那些分

子冲刷掉,味觉便恢复了。只不过,这办法也不是百试百灵,总有

些分子会赖在味觉细胞上不走。你大概还能记起来,那天吃的食物

口味有些重,再吃别的菜时,还依然是重口味菜肴的味道。

最后,你灵机一动想到了葡萄酒。还别说,你咂摸了两口葡萄酒以

后,再吃菜的时候就不会串味了。这其中的原理很简单:酒中的乙

醇是一种比水溶解力更强的物质,它可以有效地把干扰分子从味觉

细胞上脱除。如此你就不难明白,佐餐就是人们喝酒的主要理由之

一。不只是葡萄酒,其他酒也有同等的效果,比如每到秋天吃螃蟹

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喝点黄酒,这同样利用了酒的佐餐功能。

喝酒的另一大理由你也曾经历过。如果你还记得去蒙古草原考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