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早就是你的好朋友。几乎每一次当你开怀大笑的时候,它都是
亲历者。此刻,你非常需要它给你带来快乐。
而你的老师似乎已经看穿了这一切,在你正确地回答完问题后,和
蔼地表扬了你,还十分关怀地跟你说道:别累着自己,要注意劳逸
结合。
就是这样一句并不刻意的暖心话,让你的全身感到一阵暖流。古人
早就已经发现这个现象,并精辟地总结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
语伤人六月寒”。但他们未曾知晓的是,这冷暖并非是体感温度,
而是出自大脑对于良言或恶语的判断:暖流即是快乐,寒流即是痛
苦。
而大脑判断的形式,就是分泌出多巴胺这个神经递质。听到夸赞更
容易分泌多巴胺,身心便会特别愉悦;听到批评则分泌去甲肾上腺
素,身心便会感到紧张。
无论愉悦还是紧张,这些神经递质都会奔赴到大脑中一个叫海马体
的部位,在那里与它们各自的受体结合,完成化学反应。海马体是
大脑中主管记忆的关键区域,相当于电脑里的内存。每当多巴胺踩
着愉快的鼓点或是去甲肾上腺素风风火火地赶到海马体这里时,海
马体就会留意此时的信息,并把它们记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在
受到表扬或批评时,脑海中的印象会得到加深。
但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终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在去甲肾上
腺素的重压之下,海马体虽然完成了记忆,但也只是短时记忆,就
像是时间紧迫时写下的字条一样,并不容易转化为长期记忆。多巴
胺就不一样了,海马体在它的鼓舞下,如沐春风,不仅留存了记
忆,还把记忆转给了大脑皮层——如果海马体是内存条,那么大脑
皮层就是硬盘。大脑皮层可以有效地将一些场景或知识保留下来,
供你长期调用。
所以你现在不难明白,学习不应该只在压力下进行,更需要感受其
中的快乐,这样才能兼顾效率与成果。
然而多巴胺在你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既然分泌多巴胺就是令你大脑及全身感到愉悦的奖励机制,那么这
个机制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事实上,你的大脑就是这方面的高
手,非常懂得适时奖赏。
你还记得有一次你央求父亲带你去游乐园吗?那是位于上海的主题
公园,规模堪称亚洲第一。别说是你了,就连你的父母都压抑不住
内心的好奇想要一睹为快。可是要想带你一起去玩,他们就要请假
好几天,这让他们很是为难。于是,你提出了一个有些老套的主
意,和他们打赌:如果你在暑假来临前的期末考试中,考出的成绩
比期中考试进步20分以上,那他们就奖励你,陪你一起去游乐园。
在那之后,你刻苦努力地学习,不肯耽误每分每秒。有时,你怕爸
爸妈妈忘了这件事,还旁敲侧击地提醒他们。当然,你自己更不可
能忘掉这事了,经常在睡觉之前还遐想着游乐园里的场景,嘴角流
露出一丝笑容。到了成绩公布的那一天,你怀着忐忑的心情,揭开
了成绩单——“啊,我能去游乐园了!”你甚至根本没有顾忌到在
场的其他同学,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当然,相比于游乐园里的那两天,这点快乐已经算不上什么了。你
拉着爸爸妈妈,一会儿去坐过山车,一会儿又去和那些童话里的角
色照相。而他们却仿佛跟不上你的脚步,不住地叹气:“咱家这丫
头真是传说中的超长待机,有着用不完的能量……”
其实,比你更“超长待机”的,就是你大脑中的多巴胺奖励系统。
你的脑海中第一次闪现出用考分换游玩的念头时,就已经出现了愉
悦感。不消说,此轮多巴胺奖励机制正式启动。
在你知晓成绩的那一刻,快乐也随之而来。毫无疑问,在目标达成
的时候,你也会收到一份多巴胺大礼。
等到最终的奖励兑现时,多巴胺也会和你一起狂欢,这无疑又是一
次奖励。
但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你获得的快乐奖励远不止这三次。每一
次和父母确认“赌局”的时候,每一次为这个目标努力的时候,每
一次幻想自己坐在旋转木马上的时候,你也都会获得多巴胺奖赏。
尽管学习还是有些枯燥,甚至有些痛苦,但是因为你设定了目标,
大脑就不会辜负你,一次又一次地让你感到快乐。
可是如果你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这种办法很可能并不奏效。
就像你因为自己的绘画水平而感到焦虑,对着《蒙娜丽莎的微
笑》,发誓要在一个月内模仿出来。但是一个月来,你除了留下一
张张破烂的画纸以外,只收获了一个糟糕的心情。最后,还是你的
父亲慢慢地开导你,和你讲起了课本里的《画鸡蛋》。
你顿时明白了:就连达·芬奇这样伟大的画家都要从鸡蛋开始画
起,自己又何必太着急呢?于是,你决心再用一个月画三十个鸡
蛋。
接下来的每一天,你都要找出一个真鸡蛋,对着它描绘一番。居然
就在这一番光影摇曳之间,你突然明白了如何运用色彩,准确地给
鸡蛋上了色。不用说你就明白,久违的多巴胺奖励又回来了。
所以,多巴胺就像是你的宠物。每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就会从中收
获快乐,但前提是你要学会如何召唤它。
另一方面,就像你偶尔也会被宠物伤到一样,多巴胺也可能伤人。
当大脑中多巴胺分泌过多以至于不受控制之时,人的行为也会变得
不受控,这可能会引发癫狂的举动。
你早就读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参加多年科举却未曾考中举人的
范进,在得知自己这一次居然成功之时,一时未能抑制住自己的情
绪,发疯了。若是要给这种因中举而发疯的故事增添一点科学的解
释,那么发疯大概率是多巴胺过度分泌而引发精神分裂。
所以,善用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奖励机制,你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取之
不尽的快乐奖励。但是,如果不能控制它,那说不定也会反受其
害。
4. 最爱苦咖啡
不知不觉,你的学习生涯已经来到高考前的100天,这似乎算不上什
么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是学校上上下下还是充满了热闹的气氛。誓
师大会让即将参加考试的每一个人都紧绷起神经,那些低年级的同
学也纷纷为你们鼓劲加油。
“老马,你总说,快乐应该节制,那痛苦呢?”你嘟囔地问道。
这个问题让我有些诧异,是什么让你感到痛苦了吗?
“我最近迷上了苦咖啡,每天晚上,只要喝一些苦咖啡,就会更清
醒,学习也更有劲头了!”然而,你的口气听起来却有些慵懒,并
不像“有劲头”的样子。我有理由相信,这与你喝了太多的咖啡有
点关系。
实际上,你不只是爱上了咖啡的苦,而且还对很多苦味的食物开始
感兴趣,饮食嗜好都发生了变化。
你还记得,父亲经常在家招待一些朋友聊天,为此还专门重金买下
一套喝茶的装备,特别是那台由鸡翅木打造的茶桌,如今已成为客
厅最显眼的家具。尽管每次泡茶都费时费力,但你的父亲却乐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