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蛋白。对于哺乳动物来说,G蛋白掌管着各种信号的收发。它如此

重要,以至于199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奖励给了发现G蛋白

的科学家。

G蛋白有三个部分,通过脂肪酸连接在细胞膜的内壁上,同时和鸟苷

二磷酸(GDP)相结合。在接收到信号的时候,它所结合的鸟苷二磷

酸会变成鸟苷三磷酸(GTP),这时候G蛋白的其中一部分就会脱

离,去和一种叫腺苷酸环化酶的蛋白质结合,随后促使细胞内的三

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腺苷酸(cAMP)。显然,你对这些种类繁

多的化学物质名称感到陌生。然而,细胞内信息传递的真实过程比

这还要复杂得多。至于最终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细胞里面多了一

些环腺苷酸。这种分子具有环状结构,比较奇特,所以能够被很多

其他分子识别并传递信号。这就好比,送餐员穿着颜色醒目的制

服,当你远远看到他们的时候,就知道可以开饭了。正因为环腺苷

酸在传递信号方面的特异性,它也被称为“第二信使”——很快你

也会知晓第一信使是谁。

形象来说,G蛋白如同一台功能强大的路由器,它可以发射信号,让

室内的电脑、电视、手机全都收到信号。但是,再强大的路由器,

也需要通过光猫、网线从外面获得网络信号。所以,G蛋白本领虽

大,终究只是在细胞膜内壁。至于感知细胞膜外的各种信息,它还

需要有一些帮手。

这些帮手也是蛋白质,它们有个统一的名称叫作“G蛋白偶联受

体”(GPCR)。也就是说,它们能够和G蛋白偶联,同时还是一种受

体蛋白。

之所以叫“受体”,是因为它们能够感受各种信号,包括电磁波信

号、机械作用力信号及化学物质等。所以,一些视蛋白、听觉蛋白

及主管味觉与嗅觉的蛋白质,其实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中的成员。

这些受体蛋白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属于跨膜蛋白。也就是说,跨

膜蛋白一部分在细胞膜内,一部分在细胞膜外。更奇特的是,这些

受体蛋白就像是一根缝合线,它们反复穿越细胞膜,前后共达7次之

多。人们也常常根据这个特征去鉴定G蛋白偶联受体的成员。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G蛋白偶联受体大约有800种,其中大约一

半是嗅觉受体。可见,嗅觉系统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但是,其他类

型的受体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种受体,都有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可

估量的后果。

正因为如此,寻找这些受体蛋白甚至将它们提纯,就成了很多科学

家的研究课题。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颁发给了在这个领域做

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尽管如此,关于G蛋白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受体蛋白究竟采用

何种手段接收信号,这些信号又是怎样改变了G蛋白的状态,以及除

了环腺苷酸以外,细胞内还有什么信号传输模式,这些问题都深深

地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注意。

就拿人类最喜欢的甜味来说,也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感知甜味的细胞同时也能感知鲜味,有三种G蛋白偶联受体和这两种

味觉有关。研究人员将它们称之为味觉受体第一家族,也就是T1R受

体,并用T1R1、T1R2和T1R3依次标注这三种受体蛋白。当你吃到糖

的时候,糖会和T1R2、T1R3同时结合,G蛋白便通过环腺苷酸传递甜

味的信号;而当你吃到美味的肉时,氨基酸会和T1R1、T1R3同时结

合,这样就可以释放出鲜味的信号。

这似乎不难理解。

葡萄糖也好,果糖也罢,抑或是乳糖和蔗糖,它们都是简单的碳水

化合物,拥有非常相似的结构,甚至在人体内还能相互转化。所

以,那些受体能感受到葡萄糖的甜,也就不难感受到果糖的甜,只

因这些受体可以和多种糖结合。但是,对于那些结构上毫无相似性

的物质,大脑为何也能给出甜味的判定,甚至比那些普通的糖更

甜,这就有些奇怪了。

很可惜,对于这个问题,你现在还得不到最准确的答案。比较有可

能的原因,是T1R2与T1R3这两种受体蛋白也可以和其他一些物质结

合,但是它们也分辨出,这些成分并不是糖。于是,在你的味蕾接

触了甜蜜素、阿斯巴甜之类的代糖以后,G蛋白采取不同的“汇报途

径”,向大脑打了个“小报告”,让大脑感受到了一股特别的甜

味。

对于这个解释,你似乎还有些不太满意。但是这没什么,科学就是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正在对自身展开越来越深入的探究。总

有一天,这些秘密都会大白于天下。

5. 美味不停

在你的一生中,味觉与嗅觉会不停地变化。因此你现在钟爱的味

道,也许在几十年后会让你感到反胃,反之亦然。

但是,另一方面,你对某些味道的记忆,会让你永世难忘。你吃到

的第一口辅食,可能是母亲煲的鸡蛋羹。蛋清与蛋黄均匀混合后形

成的鹅黄色凝胶,在勺子的拨弄下发出轻微的咕咚声,挑动着你的

食欲。你伸出柔弱的右手,抓住母亲的手指表达你的渴望,但她却

轻轻地挣脱,生怕鸡蛋羹洒到你的手上将你烫坏。她耐心地吹着,

待鸡蛋羹凉下来后,把它送到你的嘴里。那嫩滑的口感,油脂与些

许醋夹杂在一起的特殊香气,还有各种氨基酸带来的鲜甜味,不断

撩拨着你的鼻腔与味蕾。

将来,你还会一次又一次吃到这个美味。直到有一天,你会亲自复

制这“妈妈的味道”。

是的,你终有一天会长大,自食其力。可是,和所有人一样,成长

的过程却也是异常艰辛。

第八章

成长:跌跌撞撞的前行

1. 并不只是年龄的增长

在学会了品尝食物以后,你也开始了对人生的品味。

人生远比你的想象得更有意思。对你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

始。你的母亲似乎也看出了这一点,每天抱起你的第一件事,就是

寻找你身上是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公,孩子已经超过30斤啦!”显然,你的母亲又在称你的体

重。

“那叫15kg,老是这么斤啊斤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在买大白菜

呢?”你的父亲一边调侃,一边穿起外套准备出门。“斤”是一种

古制单位,也叫“市斤”,今天的“斤”相当于500g,也就是

0.5kg。你的父亲说得没错,随着公制单位的普及,“斤”的说法正

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几乎成了菜市场专用的量词。

你的母亲还是那样兴致盎然,有些吃力地抱着你,将你递到你父亲

的手中。他们如此兴奋,却没留神让你的腿蹭到了父亲外套上的拉

链。你痛得哇哇直哭。他们这才发现,你的腿居然被蹭破了。

2. 伤痛

这是你人生中的第一次受伤,尽管只是一次很浅的外伤。你的疼

痛,让你本能地感到厌恶。不过,细细一想,你却要感谢你的痛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