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们又可以顺便带走种子帮助这些植物到更远处繁衍。

当灵长目动物历经沧桑,重新获得第三种视蛋白后,食谱也发生了

重大转变,水果逐渐成了主食。这种饮食系统也反过来影响了灵长

目动物的发育和演化。更喜好甜食的个体,会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

发育,也更容易把“喜欢甜食”的习惯作为生理与精神的双重遗产

传给后代。时至今日,灵长目生物对甜食的喜好,远远高于其他一

些哺乳动物——事实上,猫科动物根本感受不到甜味。因此,有些

老虎虽然也会很开心地啃着冰镇西瓜,但是对它们来说,那不过就

是不会流动的冰水,除了解渴,并没有太多美味可言。

所以,不用怀疑,你属于这个星球上最懂得怎么吃水果的物种之

一。几百万年来,就是这些高糖的植物供养了人类的祖先。不过,

这也是一次成功的“双赢”选择,因为被灵长目动物看中的水果,

也迎来了繁荣时代。灵长目动物拥有更为庞大的体格与灵活的双

手,可以采摘更大的水果。越是被灵长目动物喜欢的水果,它们的

种子传播的概率也就越高。灵长目动物开始迁徙的时候,更是带着

这些水果的种子一同迁徙。这些水果种子在数千年前乃至数万年

前,就得以跨过沙漠和海洋,扩散到其他适合生长的地方。

此时,听着这些远古的故事,你似乎有些不感兴趣,眼光却被桌子

上一盘晶莹剔透的樱桃所吸引。你的母亲发现你的需求,小心翼翼

地劈开樱桃,挖掉里面的樱桃核,然后再喂给你。你还太小。这些

樱桃核你没办法自行吐掉,它们对你来说很不安全,万一卡在喉咙

里,可能会让你窒息。幸运的话,这些樱桃核也会找到一片新的土

壤发芽。

品尝了几颗樱桃之后,你又来了精神,想接着听这甜味的传奇。

那就不妨说得宏大一些:在人类的历史上,寻找水果以外的甜食,

也是一项不朽的工程。

水果虽好,但是除了在热带,地球上其他地区都有明显的寒热季节

变迁,植物的生长周期决定了水果不可能时时都有。大约三百万年

前,早期的类人猿从树上跳下,开始在热带非洲大地上寻找更广阔

的栖息地,并逐渐登陆其他大洲,随时可以吃到水果的好日子也就

到头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是因为没法继续依赖随时可以采获的果实,才

让人类有了生存压力,并为此去开发各种食物采集与保鲜的技术,

从而催生了早期文明。这种观点,大概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换个角度看待这个说法。人类发明的食物采集与保鲜技术推动

了人类文明。正是保存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甜味的另一个优

势——防腐。

不难想象,甜味往往意味着具有丰富能量,这对很多生物来说都是

不错的食物,细菌和真菌也不例外。如果水果在成熟的季节侥幸没

有被动物食用,那么很快就会有一些细菌凑上前来享受盛宴。在这

个过程中,水果会发生腐烂,变臭或变酸,无法被食用。

这让人类感到十分可惜,但也激起了保护胜利果实的斗志。很多古

代的墓葬中,都不难看到葡萄干之类的果干或果脯。这些就是人类

保护果实的一种办法。

水果在压干或风干以后,水分流失,而糖分的浓度上升。对于部分

水果来说,在制成果干以后,糖分的浓度甚至可以超过80%。对细菌

来说,这么高浓度的糖分,已经成了致命的诱惑。

果干能够防腐,奥秘就在于它的渗透压。多年以后,你或许还会对

这个术语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渗透压是让你的肾脏维持健康避免患

上尿毒症的重要参数。此时此刻,我们还是接着说说那些甜蜜的

事。

除了果干,从蜜蜂采集的蜂蜜,到麦芽酿制的饴糖,还有甘蔗榨出

的蔗糖,人类多年以来还找到了更多甜味的来源。不过,这些甜味

的食物,虽然有不同的来源,也是不同的制作工艺,可是甜味却大

体相同。它们的成分,和水果里甜味的成分一样,都是蔗糖、果糖

和葡萄糖。对于这几个名词,你肯定还记忆犹新。

也有一些食物的甜味不是来源于这些糖,比如在南美洲有一种叫甜

叶菊的草本植物,它的叶子里含有一种甜菊糖苷,甜度居然是蔗糖

的200倍。广西还有一种叫罗汉果的藤本植物,它的甜味来自一种叫

罗汉果甜苷的成分,甜度更是蔗糖的300倍。只要把罗汉果泡在水

里,就跟喝糖水一样甜。

19世纪末期,人类甚至掌握了从煤焦油里制造甜味的技术。当时有

一位化学家,正在钻研怎样从煤焦油里提炼染料,因为做完了实验

没有洗手就去吃牛排,意外发现了一种甜味超群的物质。这种物质

的学名叫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正是因为它带有甜味,日后便有

了“糖精钠”的盛名。糖精钠的甜度是蔗糖的250倍,但它与蔗糖、

乳糖之类的分子结构,看不出任何相似之处。

在那之后,一个又一个操作大意的化学家,在他们实验失误的时

候,从一些不相干的物质中,找出了诸如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

巴甜之类的甜味剂,它们都比蔗糖甜出很多倍。尽管如此,它们毕

竟都不是糖,只是起到了糖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代糖。在你的家

里,父亲常喝的可乐,母亲常吃的无糖饼干,都可以看到代糖的身

影。你也总是跃跃欲试,想品味代糖的甜,可母亲总是不肯。

你的母亲知道,虽然这些带有甜味的代糖,会给人带来和吃糖一样

的愉悦感。可是,你的母亲并不确定,这些代糖是不是会给你带来

代谢方面的负担。你的母亲做得很对,毕竟你还太小,身体发育还

不健全。这些对成年人来说比较安全的代糖,对你来说,很可能并

不是那么安全。

实际上,古人也曾被一些甜蜜诱惑,以为自己找到了糖的替代品。

两千年前,罗马人发现用铅制的杯子喝葡萄酒,不仅没了那种酸涩

味,反而多了一股甜味。这背后的原理,其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化

学反应。葡萄酒的品质不佳,多少会混有一些醋酸,口感也因此变

差。用铅杯斟上葡萄酒,醋酸便会和铅发生反应,甜蜜的醋酸铅应

运而生。对那时的罗马人来说,醋酸铅就是一种代糖,只是这代糖

里,含有致命的铅元素。

如今的代糖,倒是已经通过了严苛的检测,但你的身体,实在是过

于弱不禁风。或许只有再过几年,等你学会使用零花钱的时候,才

能尝尝它们的味道了。

这样一说,你似乎有些失望,却又有些好奇。除了甜味,食物究竟

还有些什么味道呢?

3. 舌头与鼻腔的共舞

是时候看看你的舌头了。

对此你有些抵触,因为在你出生后的一年多来,每次有人需要看你

舌头的时候,都是在医院里。那个地方你并不喜欢,更何况还要用

一根压舌棒抵住舌根,你本能地发出干呕。

观察舌头的确是身体检查的一项,多年后你会对此表示理解。此

刻,你只需要伸出舌头,在镜子里看看就好。

在舌头的表面,分布了很多小突起,在镜子里你不难看到它们。这

些突起有个形象的称呼,叫作“舌乳头”。“舌乳头”就是你品尝

味道的秘诀。舌乳头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布在舌尖与两侧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