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把你抱上了有玻璃台板的桌子,冰冷的触觉让你像是踩在了
钢针上一般刺痛;地毯会让你感到舒适,但偶尔也会因为静电让你
感到有一点酥麻;最喜欢的还是爬行垫,那是你母亲精挑细选才找
到的聚乙烯泡沫垫,柔软有弹性,安全无异味。总之,你的脚底板
已经可以轻松地辨别出不同的材质,这都是触觉的作用。
这种触觉,甚至不需要你足底的皮肤亲自去体验。当你穿上袜子的
时候,你可以感受到鞋底是软是硬;当你穿上靴子的时候,你可以
感受到自己是不是踩到了一滩水。足底的触觉如斯,才能让你稳稳
地迈步。
尽管如此,足底触觉并非人类的强项。比如:老虎的足底就有一层
厚厚的肉垫,肉垫的触觉异常敏感,甚至可以由此感知正在远处奔
跑的猎物。你也许在电视上看到过野外捕食的老虎,它们缓慢地迈
着步子,爪子小心翼翼地落在树叶上,那正是它在用足底的触觉去
获取信息。显然,你的足底不能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
千百万年来,人类祖先的前足已经在树栖生活时发生了异化,并最
终演化成了手臂。这两只手臂,虽不直接参与步行,但是手臂的前
后摆动,却也是维持平衡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学步的你而言,手
的触觉尤其重要。你会本能地抓住任何一种看上去安全的东西,就
像抓住父亲的手指那样。在父亲的牵引下,你又迈出了一步。父亲
就这样扶着你走路,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
分了。
实际上,你的父母还在有意识地训练你的手部功能,不断提升你对
触觉的灵敏度。这对你来说尤为重要。
你用手指互相搓碾的时候,还会注意到指尖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
都不相同,就算是同一个人,每根手指上的指纹也大相径庭。但
是,指纹也有它固执的一面——你所拥有的指纹图案会伴你一生,
几乎不发生任何变化。所以,指纹就如同是身份证明,它可以用来
签订契约,也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的破案证据。
在一些传统文化里,人们会认为,完美的指纹由一个个同心椭圆构
成。不过,拥有这些完美指纹的指头只是少数,多数指纹都有破
缺。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破缺,才让每一个指纹变得独一无二。
指纹的作用不止于此。接近于椭圆的形态,可以让你的手指上分布
着任意方向的纹路。俗话说,横垄地里拉车,一步一个坎。当你用
手指在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不管是往哪个方向移动,物体都会遇
到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指纹,这不就是横垄地里拉车吗?正是因为有
了这“一步一个坎”,你才能更灵敏地体会到这种物品表面的特
性。
这实在有些离奇,但谜底藏在你指尖的表皮内部。这里分布了很多
环层小体,它们是一些直径大约1mm的小球,对于轻微的振动极其敏
感。小球的结构好似洋葱,最外围包裹着一层结缔组织,然后有一
层层的薄膜,每一层之间都有胶状的成分黏接,环层小体也因此而
得名。剥开这一层层薄膜,最内核的位置就是神经末梢了,它们就
好比是信号兵,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汇报给大脑。当你的指纹在物品
表面摩擦时,每一道“坎”都被撩拨,这些信号便形成触觉信号,
最终被大脑所接收并理解。
手脚只是你触觉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也是触觉细胞最为集中的位
置,但事实上,你的周身都有触觉感官。你皮肤的每一个角落,都
能感受到抚摸。为了提升触觉的灵敏度,你的皮肤也演化出很多精
巧的组织。哪怕只是一根不起眼的毫毛,也是让你体会清风拂面的
利器。
由于触觉器官分布的广泛性,人们对触觉系统的运转机制的掌握程
度远不及视觉和听觉系统。环层小体可以感受振动。除此之外,你
还有麦斯纳小体、鲁菲尼小体、梅克尔神经末梢等一系列感受机械
力的组织,至于那些未曾被探索的,或许还有更多。不过这并不影
响你对触觉的实际应用,本能和父母的悉心指导,让你深谙此道。
无论你是抓着父亲的手指,还是扶着学步车的栏杆,对你来说,都
是在用触觉去感受空间位置,感受各种物品的质地。你会适时地根
据触觉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身体。当你感到自己快要摔倒时,你会
更用力地握住父亲的手指。当你感到自己走得很稳时,你就只会虚
握,直到你终于勇敢地——松开了手指。
是的,你终于甩开了自己的“扶手”。
你迈开腿,然后又摔倒在地。参加你周岁宴会的众人,或惋惜,或
鼓励,这更让你坚定了信心。
4. 骨骼的支撑
在你又一次被扶起来之后,你可能已然了解不能行走的问题出在哪
里。
骨骼限制了你的发挥。
若是不仔细看,很多人都会把骨骼当作是某种石头。对于石器时代
的古人来说,这或许还有着现实意义。他们把兽骨收集起来,制作
成骨箭、骨矛,似乎也能和石器相媲美。
这并非古人的错。羟磷灰石是构成骨骼的关键成分之一,的确是自
然条件下就会形成的一种矿石。这种矿石,以钙元素为核心,“招
揽”了一些磷酸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搭建出强硬的化学结构。兽
骨经过风化和细菌的分解以后,只剩下羟磷灰石,说它是石头也算
贴切。
但是如果将这些骨骼剖开,就会看到它不寻常的一面。骨骼的内部
并不致密,其间还分布了数不清的小孔,总体看起来像是未能完工
的“毛坯建筑”。不难猜到,这些小孔并非天然如此,原本的“住
客”因为风化而消失了。
小孔中原来的“住客”是胶原蛋白,一种很特别的蛋白质。
在身体中,胶原蛋白的分布部位非常广,绝大多数结缔组织都是它
的杰作,环层小体中那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结缔组织也不例外。实际
上,在人体内的蛋白质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胶原蛋白,它们肩负
的任务非常多样,比如细胞之间的相互黏连。多年以后,你钟爱的
化妆品里也会出现它的身影,只因它在年轻皮肤中的比例更高,很
多人都认为将它涂在脸上就可以留住弹性卓绝的青春面庞,至于实
际效果,并没有多少证据能证明。
在骨骼里,胶原蛋白填充在羟磷灰石构成的网络之间,共同形成骨
骼中超过95%的部分。在这其中,胶原蛋白的重量虽然只有羟磷灰石
的一半,但作用丝毫不亚于羟磷灰石,是它让骨骼变得更加柔韧。
你已经领略到重力带来的压力。随着你体重的增加,这些压力还会
不断提升。幸好,和很多钙质的石头一样,羟磷灰石也具有很高的
强度,能够撑起这一切。实际上,恐龙近100t的身躯,也是靠着羟
磷灰石的骨架支撑起来。
但是,正所谓刚而易折,羟磷灰石也有它脆弱的一面。纯粹的羟磷
灰石变形幅度很小,它们就像玻璃那样,虽然很硬,但容易被折
断,而且折断之后也不容易修复。
胶原蛋白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它外形柔软,却又坚韧无比,一根直
径1mm的胶原蛋白细丝,可以提起大约40kg的重物。在骨骼中,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