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许会纳闷,并没有人推你,力从何来?毫无疑问,这正是你还

不能精准控制身体的真实写照,这股让你东倒西歪的作用力实则来

源于你自己,还有地球。你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试图在你和地

球之间达成平衡。

任何处于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好像受到一股向下拽的作用力,也就

是重力。重力的方向大致指向地球的中心,这也是牛顿发现的规

律。传说他曾在苹果树下思考这些问题。刚好有一个成熟的苹果掉

落,砸到他的脑袋,令他茅塞顿开。

所有的生物体都需要在生命里利用重力或是克服重力,就像一棵树

那样,总是顺着重力的方向生根,逆着重力的方向长芽。如果没有

重力,没人知道人类会长成什么模样,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当人类

在重力微弱的太空中生活几个月,身体就会出现强烈的变化。

此时,你已经站了起来,晃动着身躯对抗重力,你的每个部位都会

感受到一股力量,脑袋跟着一起晃动,耳朵也不能例外。相比之

下,这股作用力比空气振动带来的冲击要真实得多。空气振动只会

在一定频率上带动鼓膜共振,你并不会因此而移动;但是身体晃动

带来的冲击力,可以让整个耳朵都跟着身体移动,由此你便感受到

加速度的存在。

既然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你不难听到,那么你的耳朵必然也可以敏

锐地察觉到你正在晃动的身体。只是它还需要有一个“系统”,把

你晃动的方向与幅度,转化为大脑能够理解的信号。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之后,人耳形成两个囊形结构,其中充满了淋巴

液,表面还有一层膜,膜上分布着不少碳酸钙晶体——从成分上看

就是一颗颗细小的大理石。一些蛋白质附着在这些微型的“大理

石”上,形成“耳石”。“耳石”就是传递重力变化信息的源头。

你可以想象,如果在静止的手掌心放上一颗石头,你自然可以感觉

到石头的重力。当你抬起手掌时,石头似乎会变重。当你放下手掌

时, 石 头 又变 轻 了。 这两 种 现 象也 分 别 被形 象 地 叫作“超

重”与“失重”。虽然石头还是那个石头,但是运动带来的加速

度,让你感受到的重力出现了变化。不仅是上下方向的运动,当你

的手掌在水平方向运动时,你也一样会感受到石头似乎施加了相反

方向的作用力。

耳石和它所附着的耳石膜,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让你感知重力的存

在。通过重力的变化,你能够知道自己正在向哪个方向移动。

但是对于一个即将迈出坚定步伐的婴儿来说,这远远不够,因为就

在你完成第一次转身时,你就不由自主地摔倒了。

或许你在用奶瓶喝奶的时候也曾注意过:旋转瓶子,奶瓶里的泡沫

有时并不会跟着一起旋转。漂浮在淋巴液中的耳石并不能有效地感

知旋转。这让你有些步履维艰。

好在你的耳朵很精巧地借鉴了水平尺。

如今在一些手工艺人的工作台上,水平尺还可以被看到,它的主体

是一根棱角分明的长方体木棒,但是核心零件却是在木棒中央的一

根玻璃水管。这个玻璃水管也就和你现在的指头差不多粗,两端封

闭,里面装了一些有颜色的液体,只留下一个小气泡。

当这根木棒被放到水平面的时候,玻璃管也处于水平的状态,这样

气泡就会处于水管的中央。要是把这根木棒竖起来,玻璃管自然也

会跟着竖起来,于是液体下沉,气泡便会向上浮。实际上,即便只

是稍稍偏离水平面,让水平尺的一端高于另外一端,液体也会朝着

向下的那端流动,但是在视觉上,反倒是气泡朝着更高的那一端移

动。所以,通过气泡的变化水平尺可以回答“一个平面是不是足够

平”的问题。

水平尺的原理,是基于地球上垂直维度存在的重力加速度,所以它

并没有摆脱重力的拘囿。可以流动的液体似乎比石头更富表现精

神,它们灵敏地感受着加速度的变化,演绎出“水往低处流”的道

理。不过,即使只是握着水平尺在水平方向轻微地晃动,气泡也会

准确地反映出你的节奏。

在你的耳朵里,也有三个类似于水平尺水管的装置,只不过它们都

是半圆环的形状,被称为半规管。这三个半规管位于鼓膜和球囊之

间,彼此垂直,里面也充满了淋巴液。

不难明白,如果把水平尺的玻璃管卷成一个环,那它也可以探测出

旋转时的加速度。半规管正是借用了这样的原理。三根半规管,正

好能够覆盖三个不同的空间维度。这样一来,无论你怎样翻滚自己

的身体,大脑始终能判断你的实际动态。

球囊、椭圆囊,还有这三个半规管,它们就构成了你的前庭器官,

主管你对空间的感知。发达的前庭器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法宝。你

学习直立走路,也会刺激它们更好地发育。有它们的帮助,你在乘

坐汽车、轮船、飞机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眩晕,或者当你跳交谊舞

的时候,可以轻松地转上几圈不至于摔倒。

前庭系统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失误。比方说,耳石也许会从它附着的

膜上脱落,来到半规管中,刺激这里的细胞,让大脑出现误判。对

于老年人以及那些颅脑受过冲击的人,这种情况不算太罕见。耳石

的横冲直撞,导致不幸患上“耳石症”的人,经常感到天旋地转。

曾几何时,这是令无数医师都束手无策的疾病,但是当人们搞清楚

其中的原委之后,却只需要调整脑袋的姿势让耳石复位,就可以摆

脱头晕的困扰。

总之,待你重新爬起来之后,你需要更熟练地运用你的前庭系统。

然而现在摆在你面前的问题,却是如何才能顺利地爬起来。

3. 甩开扶手

看着你迟迟站不起来,心急的母亲很想把你抱到学步车上,却被你

的父亲拦住了。“让她再试试……”你的父亲喃喃道。

这辆学步车已经陪着你有一阵子了,它可以支撑着你,在你还没能

自行平衡的时候不至于摔倒。

眼下,你只有试着依靠自己,但你挣扎了半天,却还是只能在地上

盘桓。因为刚刚对你抱有过高信心,你的父亲有些尴尬,只好在你

母亲的注视下,将你扶了起来,用一只手托着你的胳膊,不让你摔

倒。而你也很聪明,胳膊顺势滑落,用手紧紧抓住父亲的手指。于

是,你稳稳地站住了,失落的愁容立刻换成了灿烂的微笑。

父亲的手指很粗壮,尽管你只抓住了其中一支,却也能给你带来稳

稳的安全感。

这是触觉——一种能够感知机械力的感觉——给你的独特体验。

对人类来说,行走这个动作,需要视觉、听觉和触觉共同发挥作

用,这些感觉都可以让你熟悉身边的空间环境。但是很不幸,因为

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些人失明或失聪,这给行走带来了不小的麻

烦。事实上,在人生里,你也不免会遇到摸黑走路的时候——在一

个停电的夜晚,没有电梯和电灯,你自信地爬着楼梯,唯一依赖的

就是楼梯的扶手。到那时,你也许就会感慨,触觉真是最可依赖的

感觉,就像你现在握住父亲的手指一样。这种依赖,并不完全是来

自情感,更多的是你的真实感受。触觉是一种全身性的感觉,它可

以连接你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

你不喜欢地板,因为它实在太硬了,让你柔弱的脚心承受过多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