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避孕说起。
此前,你唯一采用过的避孕措施就是避孕套,它的原理是通过物理
手段将男性的精子截留,不让它们和卵子相遇,这样就实现了避
孕。不过,这个物理手段却是靠着化学方法才实现的。
说来你可能不信,避孕套的历史少说也有两千年。在古罗马帝国时
期,避孕是刚性需求,也因此流传了包括避孕套在内的一些避孕手
段。可见,即便是在“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封建时代,避孕的行为
也依然存在。
不过,这些古典的避孕套到底是什么材质,以及它们能不能避孕,
古籍记载都语焉不详,想来当时也不会有多少学者会去深入研究。
避孕套真正成为一件被主流社会关注的性用品是在16世纪,因为一
种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正在当时的欧洲肆虐。
这种疾病最初来自于哥伦布的水手。不难猜到,这是因为他们发现
美洲大陆以后就在当地寻花问柳了。等到他们回到西班牙后,不少
人开始出现病症。人们把这种病称为“印度麻疹”(哥伦布在当时
误以为新大陆就是印度)。得了这种病的人一开始只是出现皮疹,
但是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身体的
各个组织都可能遭到破坏,全身溃烂,医生对此束手无策。特别是
性行为这种传播方式,让欧洲各国部队都遭了殃,所以这种流行病
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种性病。当它传播到意大利时,有人将
它命名为“梅毒”。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微生物。别说是四
百年前,就算到了现在,它也仍然是很难对付的一种传染病。
相传英国国王有位叫康德姆(Condum)的医生,目睹梅毒在欧洲大
陆大杀四方,担心它进一步攻破英国王室,便用亚麻布制作了一种
套子。男性在行房事的时候可以将套子套在生殖器上,从而避免被
梅毒感染。按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个套子应该叫“安全套”,但是
很快它就被发现还有避孕的作用。于是一些王室成员便在偷情的时
候戴上它,这样就不会出现私生子的丑闻了。大概是作为一种隐
语,人们在说起这个套子的时候,总是用这位医生的名字来代替
它。于是英语中就用Condom来指代避孕套或安全套。可是,康德姆
医生却不乐意了,因为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名字还有这样的含义。
于是康德姆医生便从王宫逃走,改名换姓远走他乡了。
这个故事如此传奇,以至于现在说起避孕套,人们还以为它是几百
年前从英国王宫里流传出来的。不过,这很可能只是为了埋汰王室
而编出来的荒诞故事。同一时期,欧洲的确出现了现代意义的避孕
套或安全套,它也的确是为了防止梅毒传染,但是它首先出现在意
大利,而且通常也是使用动物的肠子或膀胱以及鱼鳔做成。现存最
古老的避孕套在瑞典被发现,其材质就是猪肠。
这些材质的确有效——它们的密封性足够好,连水与空气都很难透
过。于是避孕套作为一种能够同时避免性病传播并控制生育的性用
品,就此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用品。
你的丈夫是一名法医,而你也知晓性病在现代社会流行的情况。你
们没有决定生育以前,总是非常小心地进行夫妻生活,避孕套自然
也是家中常备。
如今市面上最常见的避孕套是乳胶材质,也就是以天然橡胶作为制
作原料。然而,天然橡胶却有着一个让人尴尬的风险,那就是过
敏。天然橡胶由橡胶树的汁液加工而成,其中含有一些蛋白质。这
些蛋白质可能会被身体的免疫系统判断为外来袭击者。于是全身戒
备,以皮肤为代表的身体组织开始过度反应。这种症状被称为乳胶
过敏反应,轻者会导致生殖器红肿,重者甚至会出现极度喘息而引
发休克。
虽然乳胶过敏反应在人群中只有很低的发生概率,但是很不幸,你
偏偏拥有这样的体质。小的时候,你看见别的小朋友愉快地拿着气
球玩耍时,一想到手上脸上会起红斑,就会下意识地躲开。偶尔去
丈夫工作的地方,他来不及摘掉工作时手上戴着的乳胶手套,你也
会被吓得一身鸡皮疙瘩。但是,即便生活中的这些乳胶制品你都可
以躲开,避孕套却让你犯了难。的确有些人因为乳胶过敏的问题,
转而选择那些鱼鳔羊肠之类的传统避孕套。但是对你而言,内心似
乎也还是难以接受这些动物制品。更何况,这些制品也没有解决过
敏的问题,只不过同时对乳胶和鱼鳔过敏的人非常罕见罢了。
这个时候,你真的应该感谢化学家们的贡献了。化学家们并不只是
研究人体的这些化学反应,也根据这些反应,开发出了更适合人类
使用的物品。避孕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降低天然橡胶中蛋白质的办法已经有了很多种。利用这些方
式,可以将乳胶中的蛋白质含量控制在1%以下,也可以很大程度上
控制过敏的发生。当然,这些技术并不只是为了制造避孕套,更多
的还是用来生产低蛋白含量的医用乳胶制品。
而你和丈夫选择的是一种水性聚氨酯材质的避孕套。这种人工合成
的材质完全不含蛋白质,不会像动植物制品那样有过敏的反应。更
重要的是,采用这种材质可以做出更薄的避孕套,最大程度复现两
个人零距离接触时的快感。
不过,再怎样从材料方面去改进,佩戴避孕套也还是会给性生活中
的男女双方带来不适,毕竟没有任何一种材料可以完全模拟出人体
皮肤的触感。可是相比于避孕套最终的保护作用,这些体感的问题
其实都是次要的。
伴随着优生优育理念的深入人心,白头终老的夫妻之间也仍然有节
育避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有固定性伴侣,没机会染上梅
毒之类的性病,但也仍然有可能出现衣原体感染等问题。衣原体感
染同样会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避孕套,
也就是安全套去避免。
然而,因为职业的关系,你却看到了同龄人中不一样的一面。那些
坠入爱河的年轻男女,生理上已经接近性成熟,却没有掌握足够的
性健康知识,于是在初尝禁果时走了很多错路,常因意外怀孕造成
一些纠纷,甚至最终酿成刑事案件。每当你隔着铁栅栏看着这些稚
嫩的面庞时,总是会感慨万千。很多事情并非他们的错,父母、学
校、社会,都没有尽到责任与义务,总是把“性”视为脏东西,不
肯在这些孩子懵懂之时就告诉他们正确的处置方式,甚至剥夺孩子
们获取这些知识的渠道。
“老马,我觉得你提醒得对,遇到这些案件的时候我也感到很吃
惊。有的女孩为了避孕,一个月就能吃上很多回避孕药。我听了都
感觉头皮发麻。对了,这避孕药的化学原理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和怀孕的化学反应有关了。
3. 性激素主持的聚会
怀孕的过程,是一场由性激素发起的聚会。避孕药通常都通过破坏
这场聚会来实现避孕。
性激素指的是由生殖系统分泌的一系列激素,主要调节的生理过程
自然也就和生孩子有关了。对于男性而言,性激素通常来源于睾
丸,主要成分是以睾酮为代表的雄性激素。而你作为女性,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