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之,如何利用好苯乙胺,并且还能让爱情长久,成为每一个亲历

者需要解决的实际难题。

人类社会为此制定了法律,并提出了多数人认可的道德标准,但这

也只是外力作用,并不能解决内源性的问题。对于不再相爱的两个

人来说,稳定多年的婚姻也仍然可以宣告离婚,这算不了什么。

面对这个悬而未解的难题,人类表现出极高的聪明智慧。

还记得你喜欢的巧克力吗?除了含有让人兴奋的咖啡因以外,它同

时也是富含苯乙胺的一种食物。当巧克力成为全世界流行的食品以

后,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将它视为爱情的象征。情侣之间总喜欢用巧

克力当礼物。虽然送礼物时并没有人思考这其中的化学玄妙,但是

身体却早已交出了一份诚实的答卷:苯乙胺不经意间又充当了爱情

的使者。

更多的人则逐渐摸索出一些苯乙胺更容易分泌的场景,再通过大脑

的回忆,让自己不断重温那一见钟情的甜蜜。你在大街上看见一对

七旬的老夫妻还能牵着手一同散步时,不必怀疑,他们此时的心境

与你相思的情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他们已经超越了本能,

而你才刚刚陷入本能。你翻看杨绛在钱钟书离世后的回忆就会发

现,一段寄托于苯乙胺的爱情也许会如山崩地裂那样震撼,然而一

段超乎苯乙胺的爱情却可以打破生死的界限。

此时的你却还想不到那么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脑中苯乙胺的

指挥之下,去吸引那个男孩的注意,用一种略带矜持的方式告诉

他,你在爱着他。如果他也对你有意思,那么你们的爱情之路很有

可能会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今夜,你又将辗转反侧。

3. 女为悦己者容

经历了几个晚上的思考后,你突然提出了一个有些出格的想

法:“老马,你说我把头发染成红的,是不是就能吸引他的注意

了?”

我不得不提醒你,你正在读警察学院,而你未来的工作是一名神圣

的缉毒警,染头发这件事与你的身份并不相符。

“嘿,你这人真不识逗,我都剪成短发了,还能不知道学校里的规

定吗?我就是开个玩笑……我呀,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他

注意到我了。”

虽然染发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改变形象,但是并非一件毫无

风险的换型尝试。

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属于同一的物种,但还是可以根据毛发、肤色等

特征,区分出不同的人种。其中,你所隶属的蒙古人种是东亚地区

的典型人种。黑头发、黄皮肤是蒙古人种最突出的外形特征。

蒙古人种的头发不仅又黑又亮,而且几乎都是直发。虽然这是一种

很美丽的特征,但是当一群人围在一起时,如此颜色纯正且造型统

一的黑发特征,看起来还是有些单调。相比之下,其他人种的头发

颜色更为丰富。特别是现实中罕见的金色波浪卷发,更是成为童话

女主角最常用的发型。

你不必为此感到自卑。要知道,当人类的祖先还没有走出非洲大陆

的时候,头发的颜色只有黑色这一种。直到大约一万年前,头发的

颜色才开始出现分化。这些黑色以外的发色究竟从何而来,至今并

没有准确的学术解释。有一派观点认为这是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混血

的证据。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类(智人)的近亲,两三万年前灭

绝。虽然尼安德特人与我们并不是同一物种,却没有彻底生殖隔

离,因此在现代人类的身上,的确还保留了一些尼安德特人的特

征。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在于,与尼安德特人混血的人群主要分布在

欧洲,而欧洲人的确在头发颜色方面更多变一些。

我们可以从化学成分的角度去看待头发的颜色。毛发的主体是角蛋

白,与指甲多有相似之处。毛发与指甲都会生长,但它们却都不含

有神经细胞。你无论在理发还是在剪指甲都不会感到疼痛。

毛发由毛囊生长而来,而它的颜色则是由毛囊中的色素细胞提供。

形象一点说,毛囊长出头发,就如同打印机吐出纸来,而色素细胞

就是墨盒,将色彩喷涂在纸上。当“墨盒”勤奋地喷墨不止时,最

终长出来的头发便是黑色秀发了。

你操作过普通的黑色打印机,也早已见识过彩色打印机。黑色打印

机的墨盒自然只有黑色的墨,而彩色打印机则通常使用四色墨盒。

彩色打印机借助于青色(C)、洋红(M)、黄色(Y)和黑色(K)

这四种色彩的颜料,便构建出经典的CMYK四色打印模式。四种颜料

按照比例进行调配时,可以打印出人眼可以分辨出的大部分颜色。

人体再次毫不意外地发扬了节约精神,仅仅通过两种色素去调配发

色。这两种色素,一种被称为真黑色素(Eumelanin),另一种则被

称为褐黑色素(Pheomelanin),它们都属于黑色素(真黑色素与褐

黑色素的中文翻译目前尚不统一)。真黑色素的颜色比褐黑色素的

颜色更深。通过调配这两种颜色,毛囊生长出从白到黑的多种颜

色。

而你也因此感到遗憾,洋娃娃一般的金发并没能够披在你的肩上。

不过,改变头发颜色算不上什么太困难的事。于是你便有了染发的

心思。

这也怨不得你。别说是现代,早在东晋之时,染发就已经是一种时

尚。当时最出名的炼丹家葛洪,就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黑豆

染发的配方。不难猜到,这是鹤发之人想让自己变得更年轻的一种

办法。

然而,说来你可能不信,即便你想成为“金发女郎”,通常也要先

成为一名“白发人”。

从黑发到白发,自然是因为黑色素的分泌出现了异常,只不过,这

个“异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一种“正常”的变化。随着年

龄的增长,毛囊逐渐老化,黑色素不再分泌,白发也便出现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年纪轻轻却少年白头,更有甚者,在遭遇巨大打

击之后,几乎一夜之间就愁白了头发。由此可见,白头发并不总是

因为衰老,其他生理因素也不可忽视。这些因素,或许是难以控制

的情绪变化,或许是身体中的特殊激素,又或许是不规律的睡眠节

奏,但它们却会带来同一种副产物——含氧自由基。

你出生后开始自己呼吸时,就已经认识了“自由基”这个不速之

客。一切顺利的前提下,吸入体内的氧气会将葡萄糖之类的营养物

质氧化,而氧气就此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只不过,人

体每次吸入氧气分子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其中总有一些氧气

错误估计了形势,没能将营养成分代谢不说,自身也成了人见人怕

的活性氧自由基。

活性氧自由基像是失控的野狼,肆无忌惮地冲撞着身体中的细胞,

打乱正常的新陈代谢。这无疑会加速人体的衰老。所以,人体中也

形成了很多清除自由基的机制,阻止它对身体的持续破坏。然而毛

发只是一些无助的角蛋白,它们无力构建一套防御机制,一旦被含

氧自由基攻破,只能束手就擒。最终的结果就是黑色素被这些自由

基破坏,乌黑的头发甚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变成银丝。

这似乎也启发了发明染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