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是进攻,还是逃跑?

“老马,你能告诉我,野狗是怎么想的吗?”你有些鬼灵精怪地问

道。

我微微一笑:“我可不上你的当,我又不是狗,怎么能告诉你狗是

怎么想的?”

诡计没有奏效,你似乎有些失望。

“别着急,我可以告诉你,你为什么会去思考。”

听我这么一说,你又来了兴趣。

你能够思考,都是因为你有一套神经系统,这套神经系统让你拥有

了意识,并最终发展出了智慧。

你的这些生理结构究竟怎样给了你意识,或者说,“思考”的技能

究竟是怎么出现的?这既是科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很遗憾,我

无法从哲学层面上告诉你答案。事实上,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和

哲学家都在思索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人类意识到‘意识’的存

在,然后去思考‘思考’的本质”。这样的逻辑循环让人的思考进

程难以为继。

正因为此,我并不想和你探讨这些问题,只是告诉你,你的神经系

统是怎样的。

在成长的这段日子里,你已经能够熟练地调动视觉、听觉、触觉、

味觉,以及嗅觉。它们是你赖以生存的五种基本感觉。除此以外,

还有更多让你难以名状的感觉,也许是痒觉,也许是内脏突然像过

电一般的酥麻感。

这些感觉,通常都会通过神经给你的大脑传递信号。所以,你体内

的无数条神经,构成了一张几乎连接了所有细胞的大网。大脑就是

神经网络的中心。它收集来这些信号,并经过处理后得出结论,再

向身体的一些部位发出新的信号。

就像你碰到野狗之时,你的视觉首先接收到很多信息,让你能够识

别出这条狗的毛色、长相。于是你的大脑就会根据这些信息去分

析:这条狗的力量究竟会有多大,会不会异常凶猛?如果它还在狂

吠,同时散发出垃圾堆里那种令人恶心的气味,那你的听觉、嗅觉

也会上阵。此时,你的大脑最终做出判断——虽然这条狗并不凶

猛,可它实在是太脏太吵了,令人生厌,那还是躲着走吧。

这么复杂的机制,虽说是你经过这几年的发育之后形成的,但绝非

是你自己的发明创造。人类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靠的是数亿年

来的演化。

那些更为原始的动物也能根据自身的感觉做出反应。比如:水螅有

着像八爪鱼一样的触手,每一只触手上都分布着神经,传递着触觉

信号。可见,即使是毫不起眼的水螅,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神经网

络。只是在这个网络中,并没有类似于大脑的结构。

于是,对于水螅而言,每一条神经就好比是鲁迅笔下那根用来捕鸟

的绳子——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

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

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节选自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条长绳,一头可以感受到捕鸟人手上的动作,另一头连接着短

棒,那是将竹筛放倒的机关。从感觉到做出反应,一切都是这么直

截了当。

在你的身体里,也有这样简单实用的神经。当你睁大眼睛,用指尖

轻轻地触摸眼前的睫毛时,眼睛就会自然而然地闭上。在这个过程

中,你并不需要动用大脑去思考。当然,你的眼皮恪守职责,也不

敢给你思考的时间,直接就为你做出了闭眼的决定,保护你稚嫩而

珍贵的眼珠。在这个过程中,睫毛到眼皮之间的神经关联,也像水

螅那样直截了当。

但是,当很多这样的神经组合在一起时,情况就变得有些难以应付

了。水螅的神经遍布于全身,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就仿佛是用绳

子编织出了一张蜘蛛网。于是,当水螅的一个触手有了感觉以后,

它根本分辨不出是哪一只触手被碰到了,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整

个地扑上前去。

显然,这种网络对水螅而言或许还不算什么,而对你如此庞大的身

躯来说,就成了严重的负担,因为每一个神经发来的信号,你都要

动用全身的力量去做出反馈。

在亿万年的演化之后,你才拥有了现在这个无与伦比的神经网络。

你的大脑处于这个网络的中心。尽管它不是这个网络中收集信号并

作出反应的唯一器官,但它却是唯一具有思考功能的那一个。正是

有了思考,你才有所取舍,在收到各种纷纷扰扰的信号时,不需要

把力量花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

不仅能够思考,大脑还顺便发展了存储功能。这样你就不用每一次

都思考同样的问题。当你第一次遇到野狗时,你所思考的那些问题

会让你产生记忆,甚至直接记住眼前这一只野狗的特征。当下一次

再遇到它的时候,你不需要再做任何思考,就能够认出它。

当然,那只野狗虽然让你有些厌恶,可它并不蠢,因为它也有大脑

帮助它完成思考和记忆的过程。可以预见的是,日后当它遇见你

时,它大概也会记得你躲着它走的模样,直接采取对它更有利的回

应方式。

于是,你和这只野狗都拥有了一种叫“条件反射”的技能——每当

类似的场景重现时,就会下意识地采取同样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准

确地说,“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组织指挥的策略。

与之相对的,像那些碰到睫毛就闭眼的动作,就属于“非条件反

射”了。不过,非条件反射虽与思考无关,但也可能要请大脑出

马,只不过动用的是脑干部位。

“老马,我发现你这个人一点都不实诚。”在听了这么多有关大脑

的故事后,你冷不丁说了这么一句。

“为什么这么说?”我很不解。

“你刚刚还说,你不是狗,并不知道狗在想什么……”

看起来,你还在为刚刚没有捉弄到我而感到不忿。的确,我没有办

法知道狗是怎么想的,但是曾经有一位叫巴甫洛夫的生理学家,用

实验论证了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并不复杂:狗在第一次看到某种美

味食物的时候并没有反应,但是当它吃过食物以后,再一次看到这

种食物,就会分泌口水。随着时间推移,口水分泌量也会增加。显

然,狗会记住这种美味,而大脑会让它今后做出一致的反应。从这

个方面来说,我和你,都与狗没有太大差异。望梅止渴就是我们人

类提交给巴甫洛夫的实验结果。

但是,我们的确也和狗有区别,因为我们的大脑皮层更复杂。我们

不只会调动这些神经网络去启动“条件反射”的程序,更会去主动

思考那些深奥的哲学问题——就像你,会调动这些大脑皮层去思索

自己从哪里来。

“哎,想也想不明白,心里好郁闷。”你叹了叹气,“要不你再跟

我说说,为什么我会郁闷吧?”

3. 情绪的物质基础

当你的大脑不断思考时,丰富的神经活动也会给你带来情绪的波